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试点传真> 德阳

社区,德阳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场所

2011-05-21 09:01:4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当记者赶到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县金山镇家和社区时,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胜虎已经等在社区门口,他开门见山地告诉记者,“我们就是要把社区做成一块磁铁”。

    作为四川省唯一一个全国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市,德阳市以社区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单元和主要场所,重塑社会管理基层体系,通过对城市、农村基层社区组织的重新构造,将社区打造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平台、居民日常生活的依托、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群众安居乐业的保障。

    让民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金山场镇现有居民6237人,其中场镇原有居民2256人,经济开发区金山工业[0.73 0.00%]园“农转非”3981人。社区成为群众诉求的发源地,也是各类社会矛盾的汇聚地,围堵高速路、阻挠施工、越级群访集访的情况时有发生,管理难度和维稳压力巨大。

    2010年10月,罗江县委、县政府决定撤销原场镇居委会,设立家和社区,重点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服务型社区。

    张胜虎介绍,家和社区建立了居民代表议事会议制度,支部书记任议事会主席。社区以家庭为单位,每15至20个家庭民主推选一名议事代表。议事代表定向收集意见、参与议事并发表意见、反馈议事结果以及化解矛盾。社区成立常设的议事代表会议机构,支部定期或不定期召集代表讨论、商议群众诉求,形成议决事项,组织贯彻执行,并向群众公布。

    通过几个月的探索和努力,家和社区民主直选了118名议事代表,召开了居民小组、社区各级议事代表会议30余次,民主决议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50余个;培训社区干部、议事代表和社区协管员800余人次;共调节矛盾纠纷84件;引导就业521人;完成了300余户拆迁,3000余人的“统建上楼”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无一例群访和越级上访事件发生。

    张胜虎告诉记者,社区正在为每个家庭安装警务报警系统,连线议事代表和派出所,做到有求必应,有呼必达,早知晓、早帮扶、早化解。

    以服务为中心建设幸福家园

    2010年6月,调元镇在罗江县率先成立了“幸福促进室”,推选出一名县人大代表做“幸福调解员”,其主要职责就是收集本村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群众对“中国幸福家园”建设的意见建议,接待相关政策咨询,化解矛盾纠纷。

    调元镇百花村村民吕某,劳教期满后返家,因劳教所将其户籍地址误写成双堰村,导致吕某无法正常上户口。多方寻求未得到解决,吕某因此自暴自弃,一直待业在家。其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百花村幸福调解员咨询此事,幸福促进室立即向有关部门反映,通过多方协调解决了这个困扰吕某几年的大问题。

    百花村还成立了全县首个“幸福驿站”,建站半年多来,筹集到图书1000余本,为村民提供了一个周末学习、娱乐、休闲的活动场所,同时为留守儿童提供各类免费辅导课程。

    这仅仅是德阳市“以服务为中心”工作的一个缩影。德阳创新试点把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放在以人为本上,从就业服务、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公共福利等方面,全面提升政府对民生的管理服务水平。

[责任编辑:王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