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山西频道5月12日电 记者11日从刑释解教人员分类管理政法创新课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太原市政法创新课题之一的刑释解教人员分类管理经过深入调研、多方论证,已取得实质性进展。日前,《太原市刑释解教人员分类管理实施意见》已经省城综治委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领导组会议讨论通过,由省城综治办、市公安局、市民政局等12家单位联合下发。
据统计,截止目前,太原市在册管理的刑释解教人员4842人,其中刑满释放人员3257人、解除劳教人员1585人。自2005年以来,太原市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一直控制在2.5%以内。
据太原市政法委新闻发言人介绍,太原市将根据刑释解教人员的犯罪性质、认罪态度、悔过程度、监所纪律遵守情况以及回归社会后的危险性对其综合评估,分为重点对象、一般对象和表现良好对象三类帮教等级。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根据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衔接、帮教、扶助、救济,实现刑释解教人员“出来有人接、接回去有人管、就业有人扶、困难有人助”的工作目标,最大限度地减少重新违法犯罪。
对于重点对象实行司法所、公安派出所和志愿者“三对一”帮教,每月进行一次考核考察,每月进行不少于一次个别谈心教育,加强重点时期的重点帮教。
对于一般对象实行基层组织(村、社区、所在单位)和志愿者“二对一”帮教,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考察,每半年进行不少于一次个别谈心教育。
对于表现良好对象实行基层组织(村、社区、所在单位)“一对一”帮教,每年进行一次考核考察,每年进行不少于一次个别谈心教育,优先推荐公益岗位就业和享受其他政策优惠。对于典型人物、事迹进行重点宣传。
据悉,太原市还将在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就业帮扶等方面对刑释解教人员加大帮扶力度,适当放宽政策条件,给予优先安置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