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便民利民:发展服务两不误,提升群众幸福感
撤销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实行“居政分离”,城市四级管理变成三级管理。对此,不少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干部起初还不大理解,甚至存在疑虑。事实胜于雄辩:改革试点的小河区和金阳新区,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经济指标超额完成,不减反增。
2010年,小河区财政收入完成10.92亿元,同比增长22.1%;金阳新区财政总收入完成24.78亿元,同比增长103.06%。
新型社区不抓经济,财政投入又多了,不挣钱反花钱,是不是吃了亏?贵阳市委组织部长俞静不这样认为,他说,任何改革都有成本,但不能算小账、算眼前账,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社区党委和社区服务中心可以帮助区委、区政府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大事、谋发展。况且,有关职能部门和产业园区承接了街道办事处经济职责,谈不上影响经济,更谈不上吃亏。
俞静说,最关键的是,新型社区更加专注于服务群众,一心想着便民利民,“群众是最大的受惠者”。
“20年的西工马路市场,说拆就拆,光门面就拆了387间,放在过去不可想象。”小河区清浦社区退休职工冯敏说,这个市场是典型的占道经营,多次发生火灾致人死亡,“拆掉后,小区安静又美丽,晚上睡得很安稳”。
清浦社区党委书记彭薏认为,该拆的为什么拆不掉?主要原因就是过去街道办事处没时间、没精力管,居委会想管,又没这个实力。如今社区服务中心不一样,其主要职责就是为市民提供服务。
小河区区委书记马宁宇介绍,区里专门给社区梳理了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其中,公共服务职能有公共安全、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文体休闲等11个大项共88个小项,全方位服务百姓。
社区重点打造“15分钟社区服务圈”,贴近基层,方便群众;建立2300余名志愿者组成的各类服务队,弥补社工队伍力量不足,广泛开展关爱空巢老人、救助弱势群体等活动,至今参与志愿活动的人数达8600人次,服务社区居民3.3万人次。
贵阳市随机发放的1218份问卷调查显示,九成党员群众满意改革试点,试点社区稳定和谐,市民幸福感显著上升。2010年,小河区群众安全感达82.55%,比上年增加7个百分点。金阳新区为民办实事21016件,办结20939件。(龚金星 汪志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