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两会展现中国民主政治特有魅力

2011-03-12 11:15:0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新华社 

    充分发扬民主 巩固制度基础

    “你在基层工作了10年,对基层很了解,你讲的建议贴近实际。”——这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对代表提出建议的诚挚回应。

    3月5日下午,人民大会堂西大厅。胡锦涛同他所在的江苏代表团150多位全国人大代表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南通市崇川区钟秀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邵敏结合社区工作经历,就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谈认识、说建议。

    “你的意见国务院应该采纳。”——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委员真知灼见的诚恳接纳。

    3月7日上午,北京铁道大厦三楼多功能厅。温家宝参加全国政协经济、农业界委员联组讨论。许善达委员建议,如果GDP实际增长超过规划预期,应有相应的预案和应对措施,以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两会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团组的审议和讨论,同代表委员共商国是,平等交流,已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生动写照。

    尊重每一位代表委员的意见和建议,是人大和政协的制度性设计。发扬民主,凝聚力量,党的主张与代表、委员们的思考共融共鸣。

    “人民代表大会是选举票决民主的载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协商民主的平台。”李君如委员说,“两会其实就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这两种制度运作的过程,就是人民民主实现的过程。”

    诞生于1954年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仅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成立于1949年9月21日的人民政协,60多年来不断发展壮大,更加充满活力。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人民政协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票决民主和协商民主是相辅相成的,票决选举更直接地体现投票人的意志,协商民主能够真实地表达更多人的意愿。”李崇富委员认为。

    为人民代言,为群众谋利。过去一年间,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完善的每一小步,都反映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大踏步前进。

    人大立法监督职能进一步加强——

    刑法修正案(八)、车船税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14部法律;

    财政决算、粮食安全、深化医改……一年来,针对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了三次专题询问;检查了6部法律的实施情况,听取审议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13个工作报告,对监督方式进行了有益探索;

    围绕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开展专题调研,形成8个方面14个重大课题的15个专题调研报告,规模前所未有。

    人大代表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交付审议的506件代表议案,全部办理完毕;代表提出的7590件建议,76.7%所提问题得到解决或计划逐步解决。

    人民政协事业进一步向前推进——

    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政协委员就收入分配、住房、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以及防范通胀、平抑物价等民生问题,提出提案1700余件;

    针对重点提案,全国政协采取提案委员会、提案人、提案承办单位“三结合”的方式,联合组织视察、调研、办理协商会25次,推动了提案的办理落实;

    扩大国内需求、应对气候变化和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全国政协组织的专题调研形成一批重要意见和建议,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和过去相比,现在的人大和政协,已经发生太多变化。人们常说的"举举手、鼓鼓掌"的时代早就过去了。”李君如委员认为,“根本在于,人大在依法行使权力以及政协在参政议政中,对实际工作产生了很大推动作用。”

    他说:“人大、政协制度的不断完善,为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