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过寒冬的人,最懂得阳光的温暖!
初春,迎着温暖的阳光来到丰城市袁渡镇,一幅和谐幸福的乡村图展现在眼前:途中,田野里生机勃发,平坦的水泥路四通八达,崭新整齐的现代民居栉比鳞次,呈现“开宝马、坐奔驰、家用电器西门子”的新气象;村里,人们友好相处,随处可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场景,笑容写在每个人的脸上……人们逐渐淡忘10年前因农民负担过重而引发的8·16事件,新形势下的社会管理创新使这里发生悄然变化,幸福像花儿一样。
和谐稳定谱新篇,国泰民安看丰城!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市,全国信访工作先进县市,江西省平安县市……去年10月,该市被中央政法委列为江西省唯一的全国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县市,进京介绍经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副书记王乐泉,省委书记苏荣,宜春市委书记谢亦森等中央、省、市领导先后来该市考察调研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时,均给予充分肯定。近来来,该市着力在民生、服务、管理上下功夫,破解了长治久安的“核心密码”,实现由乱到治的历史性大转变。
重民生 夯实社会管理坚实基础
“农民负担过重,穷得活不下去就容易出乱子。现在不要向上交钱,还有钱得。”“我们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秩序一天比一天好……”这是笔者在袁渡镇听到最多的话。
丰城市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跳出资源陷阱,大力发展生态低碳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从2005年的全国排名288位上升为2010年的99位,历史性地进入全国百强县市。2010年该市财政总收入达27.5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7.86亿元,在全省县级市排名中均列第二,分别比上年增长32%和38.4%,这也是该市财政总收入连续十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
该市把经济发展的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百姓,2007年以来持续将新增财力的70%以上用于民生工程,共投入资金超30亿元,从源头上夯实了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按照“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的要求,对农村,在严格按规定动作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时,还开创自选动作,率先在全省实行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机制,启动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解除水库承包实行“人放天养”等。对城市,投入近10亿元打造精神文化盛宴,总投资3.5亿元启动新一轮教育布局解决“大班额”问题,建设了廉租住房1096套使“居有所屋”等。最近为服务富士康投资的新海洋项目,10天内就完成了拆迁任务,由于坚持群众利益,没有发生一例上访或阻工事件。
管好生的,育好小的,养好老的,扶好贫的……一件件民生事项,为社会和谐稳定交响乐串起一个个音符。
强服务 选准社会管理活动载体
群众张嘴,干部跑腿!行之有效的社会管理活动载体使服务深入人心。
丰城市建立了干部服务群众长效机制,10年来坚持开展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进步”的“五同”活动,针对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确定不同的主题,深入基层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
化解矛盾不出门,遇到问题不上交。2010年下半年,该市开展了为期一个半月的维护安全稳定集中行动月活动,按照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理的要求,抽调市、乡两级干部2100多人组成数百个驻村工作组。据统计,集中行动开展以来,该市共对98件(起)疑难矛盾纠纷实行市领导包案,先后有600多名群众得到各种形式的帮扶。
“市里投资把小街小巷整修硬化了,群众都很高兴。现在经济发展了,建议增加清洁工,并要求居民的卫生费免收”“剑光西路社区有一居民养狼狗2条,居民反映强烈”“潭埠社区村级干部要求在玉龙河边修个斜坡,便以居民取水洗衣。”……去年12月19日,该市召开“为市民解忧,促社会和谐”集中整治行动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推进会,对领导干部下基层疏理出的200多个问题公开摆出,会后制定了责任落实一览表,明确了责任领导、主管部门、整改期限和措施,跟踪问效。征对城镇化建设出现的新情况,该市还把 “五同”和维稳月活动向城区延伸,从12月16日起,千名机关干部下到社区,对社会治安、环境卫生、城中村规划改造等问题进行疏理,定人、定时、定点予以解决。
在各种活动中,该市还重点开展残疾人康复安置工作,共提供公益性岗位近300个;完善退役人员优抚机制,全市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1200多人无一人非法越级上访,四级伤残特困军人杨春福还多次带头倡导下岗伤残军人为剑邑大桥建设、“森林丰城”创建、汶川地震救灾等捐款;抓好刑释解教、涉军、残疾等七类特殊群体的服务,尤其是对刑释解教人员实施安置帮教“扬帆工程”,使重新犯罪率始终保持零的记录……
“你们的工作推进了社会管理创新,推动了安置帮教工作质量的整体提高。”去年11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副书记王乐泉首先来到尚庄街办和谐平安联创中心,当听到该街办帮教率和培训就业安置率均达到100%,街道社区52名刑释解教人员无一人重新违法犯罪时,十分高兴地说。
建网格 构筑社会管理体系建设
天网,地网,人网,法网……网格化建设彰显了管理的科学性,提升了效能。去年,该市呈现了无群体性事件、无重大涉稳问题、无集体进京赴省上访事件等“八无”局面,群众的安全幸福感不断增强。
走进丰城市剑光街道南门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令人大开眼界。据介绍,按照“一格三员”的要求,该社区以商业街道、居民住宅区为界,每100米左右划为一格,将社区划分8格,配齐配强社会管理服务人员。通过网格化管理,社区形成了“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突出问题联治、维护稳定联动、服务群众联勤、平安建设联创”的格局,有效提高了社区管理功能。
为固本强基,该市一方面加强治安维稳队伍建设,成立了100人的特警和应急两支专业队,构建了市乡村组四级维稳人才网;另一方面加大治安科技防控体系建设,3年共投入1000余万元实施治安防控“天网”工程,装上“千里眼”。如今,该市已形成了面、线、点相结合的网格化防控大体系,在城市建立“网格化”综合中心、“定点化”出租房机制、“社区化”保障体系、“人性化”流动人口管理方式,构建了街面巡防、社区补防、卡点堵防、单位内防、科技监防“五张防控网络”;在农村,构建了基层政法综治组织建设、农村联户、大村庄整治管理体系。
该市还整合网络平台资源,积极开展网民互动活动,不断提升政府办事效能,网络问政问出和谐新风。据悉,2009年以来,通过网络问政,全市化解网络涉稳问题52起,吸纳群众意见建议93条,解决群众合理诉求122件。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管理创新,书写了社会和谐稳定新乐章。(袁方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