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名家专栏

郑永年谈中国的对外传播:把中国模式解释好

2011-01-20 09:27:3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网 

    2010 年11 月21 日,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中国问题专家郑永年在北京接受记者专访,他对中国问题的深入研究给我们的对外传播工作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有益的参考。

    中国要用自己的话语来表达

    对外传播:您是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请问您怎么看待中国目前的对外传播?

    郑永年:对外传播就是要别人接受你的信息,需要别人理解你,这跟商业里的推销产品一样,只不过对外传播推销的是国家。推销产品要知道是什么产品,推销国家最重要的就是要回答“我是谁”的问题,也就是要明确什么样的自我认同,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很难推销。现在“产品”是什么还没搞清楚,对外所强调的只有产品的功能方面,而这些是表面性的东西。为什么现在外界对中国模式讨论多起来了,因为大家对中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感兴趣,这是学术上、政治上都应回答的问题,但是我们没有自己的话语,基本上从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就放弃了自己的话语权,一直用西方的概念和理论来解释中国。就好像西方是“苹果”,中国是“橘子”,西方看着“苹果”来认识“橘子”,“橘子”本身没有话语。中国要有自己的话语,不能看着苹果来认识橘子,所以要有自我认同,这就是讨论中国模式的意义。但现在大家讨论中国模式还比较肤浅,都是说中国做了什么、没做什么,所说的只是具体做法和具体政策。可以说,现在没有中国人站在中国的立场上,用自己的话语来解释中国的经济、政治等各方面,这是对外传播最头痛的事情。

       对外传播:那您觉得中国的自我认同应该是什么?

    郑永年:明确中国的自我认同需要很多人的努力,我自己也在做一些,比如怎样解释中国的政治、经济。新加坡是个小国,很难成为人们聚焦的模式,但中国不一样,中国很大。大家知道中国和西方不一样,但到底怎么不一样,大家不知道。现在中国说“中国特色”,那么特色是什么?说“中国国情”,那中国国情是什么?这些都没有说清楚。官方、民间都用西方的话语来解释中国,这是最糟糕的。现在西方主流社会想了解中国,只能通过西方的中国问题专家来了解,但这些专家有些往往受意识形态影响比较严重,会看着“苹果”来论述“橘子”,所以需要一大批人来研究中国、解释自己,这非常重要。中国有很多好的经验,比如经济发展、少数民族政策等。中国的外宣想把好的方面介绍给西方,但效果不好,问题主要在于没有自己的话语,借用别人的话又说不清楚。作为技术层面的外宣,现在经常忙于救火,比较被动,就是因为中国目前缺少一整套理论把自己说清楚。

    对外传播:您在最近写的一篇文章里说,面对“中国军事威胁论”,中国尽管对外作了很多解释,但这些解释都无济于事。您认为解释无济于事就是因为中国缺少一套理论把自己说清楚?

    郑永年:面对“中国军事威胁论”,我们说自己不是一个侵略别人的国家,这是口号式的东西。你说我就是爱好和平,这说不清楚。要说清楚我为什么爱好和平。西方的对外宣传有很多理论在背后支撑,而且西方的整个体制和系统都在支撑外宣。中国的外宣缺少知识体系的支撑。

      中国最值得对外说明的是它的开放性

    对外传播:有学者认为中国目前缺少适合对外传播的核心价值,您认为中国可以向西方阐明并且能够让西方接受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郑永年:改革开放30 年,中国最有价值的是它的开放性,这是普世价值,可以贡献给全人类的,最值得对外说明。近些年西方看待中国更加客观,主要也是由于中国的开放。中国文明不是宗教性的,不是排他性的,而是世俗文明,是开放性的。改革开放30 年实质就是开放,不仅对外开放是开放,对内改革也是开放。经济改革就是向所有社会群体开放国家的经济过程,农业改革就是向农民开放,政治改革更是开放——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修改宪法、确定私有财产的合法性、允许私营企业主入党,等等。现在强调包容性发展,包容性发展就是开放。扶贫就是开放。贫困怎么产生的?就是穷人被排除在经济发展过程之外。中国可以在改革开放上大做文章,尤其是开放,因为这是代表整个中国文明的。

    对外传播:现在一般提到美国,别人就想到“民主自由”。您希望将来有可能外界一提到中国,就想到开放?

    郑永年:中国文明是非常复杂的现象,需要大家总结。大英帝国给世界贡献了“自由贸易”,美国贡献所谓的“自由民主”,中国带给世界什么?我自己体会开放是中国人贡献给世界最大的普世价值。从外宣上来说,中国不要强调自己的特殊性,也不用否定西方的普世价值,你否定西方普世价值,同时也否定了自己的普世性,其实中国很多东西也是普世的。

    对外传播:您曾经说中国的“共享价值”就是人本主义,您是否认为这种价值观是能够让国际社会都认同的?

    郑永年:中国的开放核心就是人本主义,邓小平说的把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就是人本主义,这就是别人能接受的。中国的人本主义比西方早了很多个世纪,从儒家开始就有人本主义。其实中国很多价值早就是普世的,比如文官制度、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都是西方学中国。民主自由是普世的,只是在中国表达方式不一样,不能说我们不需要,你们需要。对外传播不要太过分强调中国的不同,每一种文明都有很多普世价值,只是在不同层面和不同历史阶段表达不一样。

    要说清楚中国共产党的竞争就是民主

    对外传播:201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 周年,您认为从对外传播的角度,中国共产党应当重点回应和阐明哪些问题?

    郑永年:中国和新加坡类似,也是一党执政,但中国共产党是开放的政治体。我们讲党,不是西方意义上的党。党的最大特点就是开放性,也是党未来发展的方向。西方的民主是外部化的,中国的民主是内部化的,现在中国提出了党内民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最成功之处就是开放,而且中国共产党本身作为一种开放的政治过程,一直在与时俱进,比如容许民营企业家入党。现在的党是组织,是可以民主化的,是可以开放的,我自己感觉这是中国最成功的方面。只有成为一个开放性的政党,才能超越党派自身的利益以及避免成为既得利益集团。党以后也要继续开放,不能成为封闭的既得利益集团,党要向全体公民开放。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