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试点传真> 河北肃宁

河北沧州肃宁四张“网”网住农家百姓心

2011-01-04 15:15:1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新华网河北频道 

    民主组织是"顺气丸"

    5月20日晚,肃宁县师素镇自由口村村委会办公室里,20多名村代表正在开会。这被乡亲们称为"村人代会"的村民代表例会从去年三月份起每月至少召开一次。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村集体的二百多棵国槐的处理情况。先由村主任姚广玉通报树的数量、大小以及收购方出价情况,然后让大家分别发表意见,主要议一下国槐应该卖出的最低价格,以及将来卖树钱的用途。会一直开到三星打横儿,越开大伙儿心里越豁亮。

    像自由口村这样的村代会在肃宁县已经建起了284个,占所有行政村总数的98%。

    在工作中,肃宁县委、县政府认识到,在实施村民自治以后,许多村民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管理,村民对于村里重大事务的参与权、知情权、决策权,还没有真正得到保障和落实。由于不能参与村里重大事务的决策,当家作主、村民自治往往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加之村委会的决策有时候也很乱,产生很多偏差,村民对村干部有时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怀疑,造成大量矛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肃宁县提出了"基层民主组织全覆盖"这一工作模式。即在村级组织中建立村代会和村民监督委员会民主组织。并将村代会建成常设性议事、决策机构,每5-15户推选1名村民代表,组成村代会,作为村民参政、议政的主要平台。整合现有各监督组织,将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村民理财小组等的职能整合为村民监督委员会,负责村级事务的监督。一个村代会,一个村监会,这"两会"如同县里的人大和纪委,成为村民行使自身权力、实现当家作主的主要平台和载体。凡是涉及村级经济发展规划、村级财务预决算、村内兴办公益事业和重点项目等与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大事,都要广泛听取村民意见,由村代会和村监会全程监督。全面推行"党组织领导,村代会决策,村委会执行,村民监督委员会监督"的村级组织新架构,对村级重大事务实行"五步工作法"(民主提议、民主商议、民主决议、公开承诺、监督执行),这样既把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突出出来,也把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决策重大问题的权利通过村代会的形式发挥出来。还进一步明确了村级各组织的职责,理顺了工作关系,建立起一套符合肃宁实际,简便易行、规范有效的村级议事决策程序,使议事、办事、监督等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有效激发了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活力。该县还通过深入推进村代会常任制,制订完善党员联系群众、村民代表联系户、民主监督、责任追究等制度,建立健全具有可操作性的财务开支审批、宅基地审批发放等农村事务处理程序,建立起基层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制定完善了村干部述职评议、村民听证质询、党务公开等制度,相关部门及群众代表年终对基层干部的履职情况进行考核,依据考核情况实行奖惩。

    村代会和村监会的的设立,通过主动让群众参政、议政,让村民代表集体讨论决定村里的重大事项,改变了过去由村干部包揽村政村务的做法,尤其是改变了村干部个人说了算的做法,真正实现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的转变,大大提高了农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

    该县邵庄乡一位村党支部书记说,原来村儿里的一些事儿是党支部、村委会定,不征求老百姓的意见,结果干部们劲儿没少费,工作没少做,结果老百姓还是猜疑,村干部委屈憋气有苦难言。现在有了村代会,啥大事小情儿都让群众明白,让他们参与,不光还了干部的清白,村里的工作还顺茬儿了。比如俺们村儿今年修路扩街,有个别想不通的"钉子户",甭等村干部说话,那些"村人大代表"就给摆平了。基层民主组织不光是村民的"顺气丸",也是咱村干部的"顺气丸"啊。

    据悉,肃宁县在年内将全部完成253个行政村的村代会和村民监督委员会两个民主组织的建立健全工作,使基层民主组织覆盖率达到100%。

[责任编辑:王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