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地区巡礼> 四川绵竹

四川极重灾区绵竹推行“大调解”化解社会矛盾

2010-03-23 08:58:0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中国广播网 

    自“5.12”汶川特大地震以来,绵竹作为极重灾区,在灾后一度时期,因灾引发大 量的矛盾纠纷急剧凸显,社会治安形势十分复杂,社会治安、稳定工作面临严峻考验和挑战。为有效预防、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绵竹市委、市政府构建了以构建“大调解”格局为目标,以“调防结合、以防为主”为工作方针的“大调解”工作体系。目前,绵竹市共建立“大调解”协调中心(室)223个;专职协调员726名,协助调解员、特约调解员、调解志愿者和调解联络员2109名,调解信息员17106人。“大调解”体系建设纵向覆盖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横向覆盖各领域、各行业及社会管理各方面,做到“哪里有人民群众,哪里就有调解组织;哪里有矛盾纠纷,哪里就有调解工作。”

    在过去的一年中,绵竹市共受理调解案件19708起,调解成功166872件,调解成功率达85.6%。通过“大调解”工作的开展,绵竹市绝大部分的纠纷得到了及时的化解。在随后的采访中,绵竹市委副书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许飞地告诉记者说:“绵竹市对‘大调解’工作非常重视,目前实施的‘以奖代补’‘三级调解’政策解决了大多数的社会矛盾纠纷,更加人性化的通过相互妥协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绵竹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于云祥也向记者透露“自‘大调解’工作开展以来,对建设和谐稳定社会起到了巨大作用,调解一个纠纷,就是维护一方平安。”

    “大调解”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式调解体系,在绵竹市开展以来,充分发挥了其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基础性作用。在灾后各种社会矛盾突出的大环境下,绵竹市未发生群体性违法犯罪行为,未发生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恶性刑事案件,未发生到省进京非正常访时间,为“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奠定了基础。(记者周平 郜筱)

[责任编辑:庞佑军]